top of page

苏岛雨林梦

原载《环球时报》, 2009 年 8 月 4 日

提起印尼旅游,人们多半会首先想到巴厘岛,蓝天碧水、阳光沙滩——这里是度假者的天堂;再深入挖掘,许多人开始谈论爪哇,殿宇林立、饱经沧桑 ——这里是宗教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天堂;大概还有一小部分人会说起苏门答腊,神采飞扬地讲述那里形如仙境的多巴湖,蔚为壮观的武吉拉旺山,巧夺天工的米南加保牛角楼。普通的旅者走马观花,天真地认为这些景点聚集了苏门答腊美景中的精华,囊括了这个世界第五大岛的万种风情。但是,倘若他们有机会放缓脚步,踏进岛上原始、原味的热带雨林,我想大多数人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苏门答腊最迷人的一面注定是那些寻求安逸的观光客无法感受的,因为毫无疑问,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属于探险者的天堂。

头顶遮天蔽日的大树和脚下堆积如山的腐叶也许是一般人对热带雨林最普遍的印象。然而,在苏门答腊进行了一次真正的雨林穿越之后,这种印象被彻 底颠覆了:上有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不假,但穿越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得不在泥沼里艰难地向前挪步。由于看不到下面的情况,双脚不是被树根卡住无法动弹,就是深陷淤泥难以自拔。进入雨林没多久,全身上下已被泥水完全浸透,口袋里塞满了各种植物的残渣,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向导在临行前强调不要带 相机等电子产品了。穿越苏门答腊的雨林,不仅要小心前行,探险者还必须具备“皮糙肉厚”的特质,以迎接来自热带蚊虫的挑战。在行进过程中感觉并不十 分明显,可一旦队伍停下,疲惫的探险者将立即成为蚊虫的众矢之的。

用西方旅行家的话说,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便是丛林探险者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它“荒蛮而令人难以捉摸”,纵然是当地经验丰富 的丛林向导也得通过树干上的标识来确定方向。一些标识由于时间太久变得模糊,准确定位附近另一处标识便成为了向导极富挑战的工作。在确定了正确的方位后,向导还要负责留下新的记号,以方便后人。走出雨林的一刹那,我似乎明白了这个“精神家园”的含义———雨林穿越的开始和结束,就如同我们所 谓的“出世”和“入世”。与其说探险者们在重复同一条雨林路,不如说他们在传递一个共同的雨林梦:前人的出世与后人的入世相连。旅途虽短,但雨林梦却 得以永恒。

千百年来,探险者换了一批又一批,而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却坚定地保持着最初的风貌。探险者中的佼佼者在雨林中发现新的物种,用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将自己和苏岛永远地联系到了一起。但更多的人则如我一般,只是匆匆过客,震撼、折服,心怀敬畏然后选择带着记忆离开。当然,也有人在雨林中 丢掉了性命,将身体化作沃土,滋养雨林的生命,也哺育着后来者的梦想。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